通知公告

    关于推选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优秀成果的通知

    2022-06-14   点击:[]   所在栏目:通知公告

    各二级学院、教学部,处室,济南校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要求,贯彻落实国家和山东省《“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根据《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有关规定,省社科联将组织推选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优秀成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贯彻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推动社会科学知识传播普及,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弘扬和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实践养成,不断提升公众人文社科素养,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社科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申报对象

    1.在山东工作的社科工作者,可以以团队或个人名义申报。

    2.作品以宣传普及山东为主要内容的,创作者不在山东工作的也可以申报。

    3.上述作品进行申报时,申报者须与作品署名一致。

    三、作品内容

    申报作品的内容须反映下面重大主题:

    1.宣传普及党的创新理论,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3.宣传普及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重要战略举措,解读阐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

    4.宣传普及包括齐鲁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时代美德健康新生活方式;

    5.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宣传解读《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

    6.宣传普及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提升公众人文社科素养。

    四、作品形式

    (一)书籍类

    2013年1月1日后公开出版,印数2000册以上(含再版)。

    (二)视频音频类

    2013年1月1日后完成,并符合以下条件:

    1.高清画质,音质清楚,并提交完整文字脚本。

    2.内容有时代感,形式有创新性,有较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3.系列讲座类,要求在广播电视媒体或新媒体平台连续刊播一年以上,年度内刊播不少于10期,且需要全部播放完成后方可申报。

    4.申报作品需提供作品发布以及作品点击量、转发量、受众参与度等情况,网络转载的须提供转载链接以及浏览量和点击率。

    五、申报要求

    1.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工作导向,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各推荐单位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认真核验。凡存在政治方向问题或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不力受到通报批评或处理的,一律不得申报推荐。申报后经确认存在问题的,取消入选资格,并视问题情况作出进一步处理或提出处理建议。

    2.推荐的作品应通俗易懂,内容健康向上,启人心智,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作品语言通俗易懂,形式活泼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具有知识性、可读性和趣味性,适合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公众阅读。

    3.申报者必须是著作权所有者。著作权属多人时,由第一申报人提出书面申请,并由全体创作人员签名同意,保证著作权无任何争议;作品不得侵犯第三方合法权益,凡因著作权、作品中音乐、影像等元素使用权、受访人肖像、隐私权等问题所产生的纠纷,均由推荐人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4.每位作者只能申报一项成果(与他人合作不是首位作者的除外),每项成果只能申报一次,不准多渠道重复申报。

    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

    (1)论文及论文集、教材、对策性和工作性研究报告、学术研究类成果,以及自然科学普及读物等形式的成果;

    (2)作品存在意识形态问题或学风问题、知识产权争议。

    (3)不符合有关政策要求的其他作品。

    六、申报程序

    (一)作品申报

    申报者一般在本人(多人者以第一作者为准)工作单位进行申报,本单位择优进行推荐。不接受个人直接申报。

    (二)材料报送

    1.报送申报书。《山东社会科学普及优秀作品申报书》纸质版3份、电子版1份。

    2.报送实物材料3份。视频作品可以移动硬盘或U盘报送。

    3.请于20228月24日前以部门为单位将电子版发送至科研规划处邮箱sdswgzyjs@126.com,纸质版和实物材料送至科研规划处办公室,逾期不再受理。

    七、有关说明

    凡申报作品概不退还,请申报者自留底稿。

    经推荐入围作品的著作权和署名权归创作者享有。参与申报的作品视为完成以下授权:允许主办、承办单位拥有作品的推介权、传播权、汇编权。

    联系人:徐娟娟,6925085,办公楼426

    附件:山东社会科学普及优秀作品申报书

     

    科研规划处

    2022年6月14日



    上一条:关于组织开展校级科研机构(第二批)申报工作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开展高职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人员遴选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