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省社科规划办公室的通知,2015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申报已经开始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本年度项目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项目申报以《2015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课题指南》为依据。基础理论研究要瞄准学科前沿,力求原创性和开拓性。应用对策研究要以我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2015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课题指南》条目主要规定的是研究范围和方向,申请人可根据《课题指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方法和侧重点,自行设计具体题目。鼓励申请人根据研究兴趣和学术积累申报自选课题。
3、继续设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专项、省社会科学规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青少年研究、金融研究及外语研究专项等研究专项,以上专项均包含在学院推荐指标内(本校总数为3项);新开设的****山东省地方党史研究、齐鲁文化人才专项、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专项不受学院推荐指标限制,但要受到专项申报人资格约束,请各申报者仔细阅读省社科规划办公室通知内容(见附件)。
4、为提高规划项目研究质量,项目办理结题时,要求在报送研究报告进行鉴定或报送专著的同时,需附送课题立项后在有国家正式刊号的期刊上发表的、与研究课题相关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年度重点资助项目需报送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发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篇(其中1篇需是CSSCI来源期刊);一般资助项目和青年资助项目需报送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发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1篇,达不到上述要求的不予结项。为保证研究质量,研究成果需经过有关社科查新机构查新合格后方可申请结项。
5、对研究成果得到省领导肯定性批示、进入有关部门决策的,经报省社科规划办审核后可免于鉴定。为扩大山东社科理论界的影响,凡研究成果以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名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求是杂志等中央媒体发表的,可直接结项。
1、我院具有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均可申报,不具有高级职称的须有同研究领域两名正高级职称人员推荐方可申报。申报青年项目,项目负责人的年龄不能超过35岁。
2、2015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申请作如下限定:(1)课题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项目的申请。(2)承担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中央各部委、省自然科学基金、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不能申报年度项目(研究专项有特别规定的除外)。省社科规划项目尚未完成的,不能作为负责人申报新的项目。(3)申请同年度中央各部委、省自然科学基金、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以及课题组成员不能以内容相同或相近选题申请省社科规划项目。(4)凡以结项的各级各类项目为基础进行后续研究而申请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的,须在《申请书》中注明所申请项目与已承担项目的联系和区别,且不得以内容基本相同的同一成果申请新项目。(5)凡以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项目的,须在《申请书》中注明所申请项目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联系和区别,不得以已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请新项目。
3、本年度项目经费来源分为资助和自筹。申报者应根据研究工作实际需要,认真做好经费预算。一般项目资助3至5万元,重点项目资助5至8万元,申报自筹经费项目,必须出据单位经费资助证明,资助额度不能少于1万元。单位自筹经费不能落实的,不得申报。
4、申报人应按照《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申请书》和《活页》的说明和要求,如实填写申报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三年申报资格。
5、申报课题全部实行同行专家通讯初评,初评采用《活页》匿名方式进行,文字表述中不得直接或间接透露个人相关信息,否则取消参评资格。
2、申报电子版材料须提交:《申请书》及《活页》(WORD文件格式)及《项目申报情况统计表》。申报纸质材料包括:《申请书》和《活页》(各一式6份)、自筹经费研究项目经费来源证明书(原件1份,复印件5份)。
3、申报专项的具体要求、课题指南及其他未尽事宜请具体看附件《申报通知及指南》,申报时间截止到2015年7月16日,逾期不予受理。联系人:赵永刚 6925085。